国标代码:12789 浙江省代码:0043
请关注招生微信

 

一、专业介绍

中澳会计专业自2006年开始学历教育以来,共招收11届学生,目前在校生280人,毕业学生500余人。已有35位同学赴国外留学深造,其中有10多位学生获得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等大学的硕士学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学生大多成长为财务专业人士、自主创业者等,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广泛好评。

专业学制三年,学习地点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思想品行经鉴定符合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达到毕业各项条件,准予毕业,颁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毕业证书(双文凭)。

2009-2012年完成省示范专业-国际化师资培训,为全国20多所院校培养师资256人。2009年中澳会计专业通过省教育厅优秀评估。

2012年荣获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海外“最佳教学成果奖”和 “优秀管理奖”。

2016年2月中澳会计专业顺利通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署联合开展的中澳合作专业质量审计。

2016年中澳合作会计专业荣获“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证书”。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财务岗位,通过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合作,借鉴TAFE教育模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国际化会计工作所必需的财务专业知识,具有国际化会计准则框架下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财务分析与管理等能力,能从事国际化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与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方向

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岗位。

四、师资情况

中澳会计专业具有一支英语水平过硬、专业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中方教师12名、外籍教师6名(含澳方教师3名),共18名专任教师。其中外籍教师所占比例为33.3%,89%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中高级职称占89%,66.6%教师年龄在35到45岁之间。担任专业课的中方、澳方教师全部持有澳大利亚TAE工作证书。另外聘请了5位兼职教师。中方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全体中方教师均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雷丁大学、瑞典布莱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名校。外方教师大多来自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均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具有多年企业财会相关经验。

 

五、专业建设

(一)本土化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引进澳方会计专业课程12门,开发融入国内会计核心专业课程6门,并积极将创新创业课程和理念引入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既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又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岗位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对澳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型”教学、“互动式”教学,融入本土化会计职业元素,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整体课程体系(以2016级为例)如下:

专业学生首先需完成语言阶段的学习,之后进入专业阶段,澳方会计专业课程在Stage 1和Stage 2阶段完成,在学习语言和澳方会计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国内会计核心专业课程(6门),以及会计单设实训课程(3门)。

澳方会计专业课程:

Accounting《会计》,Financial Reports《财务报告》、Financial Statements《财务报表》、Computerised Accounting《会计电算化》、Complex Spreadsheets《计算机应用》、Financial Statistics《商务统计》、Business Performance《财务管理》、Tax《税》、Budgets《预算》、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s《公司财务报表》、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Management Accounting《管理会计》

国内会计专业课程:

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企业财务会计(一)、企业财务会计(二)、成本计算与分析、纳税实务

国内会计实训课程:

出纳业务实训、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业务综合实训

部分澳方会计课程教材:

部分国内会计课程、实训课程教材:

 

(二)基于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的实训建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业开设单设实训,设置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训内容,现有的实训模块包括:出纳实训、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综合业务实训。实训在校外和校内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采取“真账+模拟账”的实训资料来开展,实训的效果受到历届毕业学生的高度认可,并受到澳方项目经理的高度认可,她认为该模式做到了TAFE与中国职业教育的真正融合,具有现实价值和操作可行性。希望能够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范围内的TAFE合作院校予以推广。

(三)跨文化交流、国际化视野提升

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学生游学、访学,丰富跨文化交流体验。澳方院校亦派留学生来校进行文化、专业交流与体验,加深双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提高和促进中澳双方学生、教师的跨文化交流。

(四)课堂教学改革

专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开展“比较型”、互动式教学、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效果,“2011年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为专业教师颁发“金、银、铜”奖,教师在各级种类教学评比中屡获嘉绩,彰显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设计水准。

教师部分获奖项目:

(五)实践能力提升

专业注重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共建校企紧密型实习基地20家,2016年双11期间,专业学生参与鄞州区合作企业双11电商活动,获得企业好评。2016年参加了鄞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鄞州区总工会、鄞州区商务局联合主办的鄞州区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两个小组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该赛事一等奖。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岗位创业联盟。

六、升学

(一)专升本

近三年,专业学生国内专升本达68人,占毕业生人数的30%,大多数学生进入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2016届毕业生专升本比重较大,人数为33人,占该届毕业生总人数的43.24%。

(二)留学

已有35位学生赴国外留学深造,占毕业生人数的7.71%,其中有10多位学生获得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等大学的硕士学位。2016届毕业生共有5位同学赴国外留学,占该届毕业生总人数的6.76%。

七、专业特色

(一)多性化、个性化人才发展路径

专业在实践中创新“语言+专业”分层教学模式,引进澳方全套专业课程标准,实行小班化教学,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提前一年毕业或延长三年毕业。语言阶段成绩突出者可升级,成绩不合格需重读;专业阶段不能跳级,成绩不合格者可重读也可申请升入下一阶段学习。注重个性化培养,严格按澳方标准规范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同步双质”,培养的学生既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又具有国际化视野

“同步双质”是指“中澳会计项目人才培养与澳方和中方会计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澳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中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引进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测试评估标准等澳方优势教学资源,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与澳方“同步”,达到澳方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中方国情课程、本土特色课程(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纳税实务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3个模块的单设实训课程(出纳业务实训、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和会计业务综合实训),做到合作项目教学与 本土专业教学“同步”,达到中方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另外对引进的澳方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即根据澳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保留澳方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渗入具有中方本土职业元素的教学内容,编写本土化教程,教师通过“比较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三阶段”实习实践,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同步双质”。“中外就业”是指“该培养体系下的会计项目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既掌握澳方会计行为准则又掌握本土会计行为准则,毕业后既能在国内又能在国外、既能在中方企业又能在外资企业就业,并且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三)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学生财务素养和岗位创业能力

将课堂内、课堂外,校内、校外相联系,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实训基地,与校外一线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训及专业课程建设,实行带徒工程制度、聘请校外一线师傅做实训指导、培训讲座等方式提升学生财务素养和岗位创业能力。

八、就业质量

近几年来,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位于全校各专业前列。

 

返回】 【打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招生热线: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浙ICP备05014612号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