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12789 浙江省代码:0043
请关注招生微信

1、专业创办时间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4年,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2、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通用机电设备制造业所需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岗位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安装、调试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自动生产线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序号

职业类别及代码

职业名称及代码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4)

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员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员

数控车(铣)工

中/高级

2

机械设备修理人员

(6-31-01)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技术员

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技术员

自动生产线运维技术员

电工

中/高级

核心课程:

(1)电工电子技术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并能运用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械零件的分析、应用、设计能力,并通过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3)液压与气动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是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必修的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液压与气动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实训室实践训练,使学生实际设计并组装有工业应用特点的回路,并启发学生探索性设计并实施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4)维修电工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等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学习,掌握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和故障排除的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相关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性人才所需的电气控制的技能,为以后机电设备的维修及故障检修奠定基础。

(5)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构成,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气设备,具有机械设备的电气故障检测和维护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线路(电气控制柜)设计能力,为后续机电技术应用类课程、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6)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机电检测技术、PLC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的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通过学习本课程,对提高学生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3、专业建设: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硬件和软件

(1)专业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力电子、接口、信号转变等技术以及软件编程等群体技术,合理配置机械本体、执行机构、动力驱动单元、传感测试元件、控制元件、微电子技术、加工、处理、生产、线路以及接口元件等硬件元素,并使之在软件程序和微电子电路逻辑的有序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功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的系统功能技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引进改造、使用、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师资力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老中青结合,职称高、中、初级构成合理,其中5名教师来自企业,具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7名中青年教师也具有企业挂职锻炼经历。教学团队中有专业带头人1名,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2名,校名师培育工程教坛新秀3名,校青年骨干教师5名,校“十佳创新”教师1名,在读博士3名,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省、市级教科研项目多项。专业教师全部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另外还有2名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从2013年至今,专业选派3名教师赴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访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图1 专业教师团队教学成果奖项

(3)实践条件

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属于省示范模具数控实训基地,目前校内建有教学工厂、PLC技术、维修电工、机电检测技术、MPS、气动与液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数控装调与维护等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训练基地,并与国际知名企业--亚德客(中国)有限公司共建了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室,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另外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

 

 

 

 

 

图2  MPS实训室                    图3 机电技术创新实训室

 

 

 

 

图4 机电技术应用中心

(4)学生培养

2010年以来,参加了3次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均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2010年和2012年为全国唯一一所获得该项比赛一等奖的高职院校。4次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多得多项二等奖和三等奖。

 

 

 

 

 

 

 

 

 

 

图5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奖项

(5)就业情况

毕业后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加工及维护维修、生产车间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改造及技术开发、一般机械加工过程的工艺编制与实施、维修电工、二维与三维机械制图、机电产品外贸、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品质管理、液压与气动系统设计与维护等工作。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均在97%以上,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镇海炼化、三星重工、湖州大东吴集团等知名企业工作;2012年有11名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约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8.5%,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图6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4、专业建设成果

(1)现有专业带头人1人,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校“十佳创新”教师1人,2名在读博士,专业教师全部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 近年来,专业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3) 现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教材2本。

(4) 2009年11月被评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5) 2013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龙华班”,进行海岸两地交叉培养,本专业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并经过选拔后加入此班,同时享受我校和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优势教学资源。

(6) 专业教师承担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3项,校级课题多项。

(7) 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近年来共计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宁海县政府产业规划课题1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多项,申报专利50余项。

 

返回】 【打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招生热线: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浙ICP备05014612号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