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面向智能制造企业的的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智能控制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智能制造工业化系统集成、智能制造信息化开发、管理与运维、工业软件开发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工程师、工业互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工程师、工业互联网设备技改工程师、智能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工程师等工作,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就业方向
工业互联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业网络、制造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工业互联网等知识,能够从事工业网络系统集成与运维、工业数据采集、工业边缘计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网络安全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向主要涵盖工业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系统运营商和系统集成行业等领域的各类岗位。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平台相关工作,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有工业互联网网络开发工程师、边缘计算实施工程师、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解决方案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安全运维工程师等。
三、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一)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二)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2、知识结构要求
(一)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二)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三)熟悉计算机网络与智能控制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气自动化与伺服控制基本操作技能。
(四)熟悉工业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工业互联网系统的集成与调试技能
(五)掌握文本编辑技术、英语读写基础及基本生产管理知识。
(六)了解工业物联网领域行业发展情况。
3、能力要求
(一)具备沟通整合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有探索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工业互联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涵盖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和大学英语等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编程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工业网络构建、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应用数学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解决工业优化问题;大学英语则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助力前沿技术文献阅读和跨国项目合作。这些课程共同构建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2)专业基础课
工业互联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电路与电工技能、智能制造概论、电机控制线路安装、电气工程识图与制图、程序设计基础(Python)、智能控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它们共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分为3大类:
电气类课程:课程涵盖电路、电机工作原理,控制线路设计与安装,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与故障排查能力,为工业物联网设备的集成与控制提供基础。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协议、拓扑结构和网络安全等,将Python作为入门语言,教授编程逻辑、数据结构及算法。这是工业互联网中设备互联、数据传输的基础。
制造通识类课程:课程融合了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掌握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
(3)专业核心课
工业互联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PLC控制技术、工业数字孪生建模与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与调试、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工业数据采集与应用、运动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工业互联网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PLC控制技术:课程核心在于学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编程、调试与维护,掌握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控制、过程监控等场景。
工业数字孪生建模与应用:该课程聚焦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原理、建模方法及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通过构建物理世界的虚拟镜像,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预测与优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与调试:本课程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集成与调试技术,使学生掌握平台搭建、数据接入与处理的能力。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课程重点讲解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组态软件的使用及工业控制系统的配置。工业网络是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传输的基础,而组态技术则用于构建用户友好的监控界面。
工业数据采集与应用:该课程关注工业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生产现场数据,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运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涉及电机控制、轨迹规划、速度调节等内容。在智能制造中,运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控制。
(4)专业提升课
工业互联网专业提升课紧密围绕行业前沿,深入探索工业边缘计算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S7编程技术、机器人操作与实践以及工业网络创新设计。学生将系统学习物联网的设备互联与数据交换、机器人的灵活操作与编程,以及工业网络的安全高效设计。通过参与模拟生产环境、开发实际物联网应用、动手实施自动化项目等多元化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些课程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更为他们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发展铺设广阔道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招生热线: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浙ICP备05014612号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136号